图录号/艺术家:

清?田黄石古兽钮陆愚卿收藏印

图录号:225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清?田黄石古兽钮陆愚卿收藏印
图录号:
225
年代: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2.8×2×5.2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福建东南
拍卖会名称:
2016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印象万千——金石篆刻专场
拍卖时间:
2016年10月30日
备注:
声 明:
出版:《中国鉴藏家印鉴大全》P508,江西美术出版社。印文:娄东陆愚卿愿吾氏秘箧图书此印以田黄石雕刻而成。传闻田黄石入印始于明代,“明末时有担谷入城者,以黄石压一边,曹节愍公(即曹学佺)见而奇赏之,遂着于时”,陈子奋所著《寿山石小志》中写道:“田石,掘于寿山溪一带之溪旁水田中。溪长数里,沿溪之田,经其水流浸渍者,偶而发现有田石。”由于其“无根而璞”、“无脉可寻”,又仅仅出产在寿山溪的部分田地之中,故以稀有而见珍。至清代时就有“一两田黄一两金”、“易金三倍”、“易金十倍”之说。这枚田黄石呈浓黄,质地老熟温润,宝光内蕴,纹理缜密,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裁切方正,形制端庄,可谓田黄石中的极致珍品。其章钮作传统古兽形貌,双目炯炯有神,身姿蓄势待发,挺拔有力,栩栩如生,雕刻纤毫毕现、精妙入微,是典型的清工佳作。集材质、雕工以及印章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于一身,乃是近几年拍场中难能可贵之珍品。

钤印纪录:
1.西泠印社11春拍封面石溪《秋山晴岚图》。
2.天津艺术博物馆藏王翚《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陆愚卿(清),字愿吾,号鲁亭,又号远湖息游。清太仓人。时化子。官经历。性嗜兰,工诗画。著作《国香志》,《怀烟阁留草》。

广收博贮,藏印流芳

——清·田黄石古兽钮“娄东陆愚卿愿吾氏箧藏图书”

文/苏权舆

所谓鉴藏印,即是钤印在书画、古籍上的印章,表示印鉴主人收藏、鉴赏过这些珍品。我们能够见到最早的鉴藏印,可以追溯到唐代的“贞观”印。邓散木的《篆刻学》中“收藏鉴赏印”一则有云:“兴于唐而盛于宋。唐太宗之‘贞观’二字连珠印,玄宗之‘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其滥觞也……至徽宗‘宣和’诸印,金章宗之‘明昌’七印,尤为著录家所艳称。”上行下效的书画收藏传统,加之文人的广泛参与以及物质经济的丰富,收藏之风逐渐盛行,鉴藏印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诸多传世的名家书画上。

对于收藏家而言,在书画作品上钤盖鉴藏印,是他们品鉴、欣赏乃至收藏过这些珍品的见证,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收藏家的收藏品位。而鉴藏印对于书画作品本身来说,则是流传有绪的象征,后世的藏家可以通过作品上所钤盖的鉴藏印,来大致判断作品的收藏传承经历、作品诞生的年代等等。

根据书画作品的大小、趣味、风格的不同,往往需要搭配相应风格的鉴藏印,以便与作品本身气韵相谐,因此大多数收藏家手中,往往有若干枚鉴藏印。尤其是在明清时期,江浙藏家辈出,常有收藏世家出现,鉴藏印也变得尤为丰富,重视收藏印的风气从此时浓郁起来,并一直延续至今。此次东南秋拍中的一枚田黄石古兽钮方章,就是清代著名收藏家陆愚卿自用的鉴藏印。

提及陆愚卿的书画收藏,就不得不说到其父陆时化,可以说,陆愚卿的收藏爱好乃家学渊源,传承自其父陆时化。在《藏书纪事诗》中记载了一则王昶《国子监生陆君润之墓志铭》,其中写道:“君讳时化,号听松,润之,字也,太仓州人。国子监学生。祖毅,康熙戊辰进士,官陕西道监察御史。父恬,太学生。君嗜法书名画,精鉴别,尝集生平所见数百种,记其纸绢,详其行款,识者比之退谷、江村两《销夏录》。又聚书万卷,购善本而手校雠之,以贻其后裔。乾隆四十四年病殁,年六十有六。子一,愚卿,克承其家。”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陆时化(字润之)喜爱收藏书画作品,又精于鉴定,曾经著录了生平所见过的数百种书画作品,并且酷爱收藏古籍善本,为时人称道。陆时化之子陆愚卿继承了父亲的珍藏,并且进一步“广收博贮”,其所藏较父亲陆时化更为丰富。据《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条目整理《娄水琴人集》、《墨香居画识》、《墨林今话》等资料:“陆愚卿,字愿吾,号鲁亭,晚号息游,又号远湖息游,江苏太仓人。候补经历,举乡饮大宾……工诗,有《怀烟阁留草》。嗜兰,又着《国香志》。”前文所说的陆时化“集生平所见数百种”,即《吴越所见书画录》。这本由陆时化着,陆愚卿编的书画录,在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时由“怀烟阁”刊行,“怀烟阁”就是陆愚卿新辟的藏书楼,足见陆氏父子收藏之广,眼力之精。

陆愚卿的收藏印数量众多,有“娄东陆愚卿愿吾怀烟阁图书”、“怀烟阁陆氏珍藏书画印”、“平原愚卿”、“远湖所藏”、“性拙身多暇”等,而此次东南上拍的田黄石古兽钮“娄东陆愚卿愿吾氏箧藏图书”即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枚。这枚“娄东陆愚卿愿吾氏箧藏图书”被陆愚卿大量钤印在他所收藏或鉴赏过的书画作品上,仅目前已知的就有黄庭坚书法《梵志诗》、石溪《苍山翠岚图》、丁云鹏《西周雅集图》、沈周《墨笔花卉八种》、王原祁《春崦翠霭图》、石涛书法《雷电风雪诗》、恽寿平《松竹图》等等,为此印增添了浓厚的艺术底蕴与收藏价值。关于此印的文字记载可见于清末民初的金陵陈恒昌堂文房四宝店资料中,后流至海外被有识之士购至回国。此印曾著录于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鉴藏家印鉴大全》中。

另外,此印以田黄石雕刻而成。传闻田黄石入印始于明代,“明末时有担谷入城者,以黄石压一边,曹节愍公(即曹学佺)见而奇赏之,遂着于时”,陈子奋所著《寿山石小志》中写道:“田石,掘于寿山溪一带之溪旁水田中。溪长数里,沿溪之田,经其水流浸渍者,偶而发现有田石。”由于其“无根而璞”、“无脉可寻”,又仅仅出产在寿山溪的部分田地之中,故以稀有而见珍。至清代时就有“一两田黄一两金”、“易金三倍”、“易金十倍”之说。这枚田黄石呈浓黄,质地老熟温润,宝光内蕴,纹理缜密,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裁切方正,形制端庄,可谓田黄石中的极致珍品。其章钮作传统古兽形貌,双目炯炯有神,身姿蓄势待发,挺拔有力,栩栩如生,雕刻纤毫毕现、精妙入微,是典型的清工佳作。集材质、雕工以及印章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于一身,乃是近几年拍场中难能可贵之珍品。

55g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