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苏葆桢 珍禽竹菊图

图录号:61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苏葆桢 珍禽竹菊图
图录号:
61
年代:
1978年作
艺术家:
苏葆桢
材质:
轴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69×137cm;诗堂68×34cm;题签5×49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八益拍卖
拍卖会名称:
2017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精品专场
拍卖时间:
2017年09月24日
备注:
声 明:
说明:上款人世祥即王世祥(1908—1986),四川广汉名雒城镇人,早年参加革命,参与创建红军第一部电话,曾任晋、察、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四野45军政委、国家地质部南方总局局长等要职,职余喜书画,好收藏,川渝书画名家多有精品馈赠。苏葆桢(1916-1990),著名国画家,师从徐悲鸿、张书旗、傅抱石等大家,江苏省宿迁市埠子镇苏圩村人。曾为西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原重庆国画院副院长。乔德光(1916-2008)著名文物书画鉴定家。新都人,13岁学艺古玩行,19岁创办古宝斋。解放后长期担任四川省文物商店业务掌门人,以博学、敬业和精鉴在全国文物流通领域有“南乔北李”(李为北京文博大家李孟东,系北京市文物总公司、北京瀚海艺术品拍卖公司总经理秦公先生业师)之誉。启功先生更尊其“巴蜀文物老人”。乔德光在半个世纪以来,为国家抢救征集了大量文物珍品,其传奇经历至今仍让业界后辈津津乐道、如数家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曾连续报道其人其事。晚年受聘为北京瀚海和省文物总店常务顾问。2002年,乔德光文物捐赠馆由启功先生题署“百鉴堂”(捐赠以汉唐铜镜为主,古今书画为辅),在四川省杨升庵博物馆正式开放。2005年,“乔德光从事文物鉴定、征集、研究七十周年暨九十寿庆”由四川省相关部门隆重举办,马识途等题辞致贺。2008年病故后再创传奇:老人于1996年5月为北京瀚海发掘于重庆的徐悲鸿先生巨制《巴人汲水图》,在2010年瀚海秋拍中以1.72亿人民币成交。被中国收藏界誉为艺术品投资的经典范例之一。(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赵榆有专章回忆《雅昌艺术网》)马识途(1915-)百寿文豪。原籍重庆忠县。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师从朱自清、闻一多、唐兰等大师,系中共四川地下党负责人之一。建国后长期担任成都市、四川省、中共中央西南局、中科院西南分院等党政要职,并兼省文联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及中国书法家协会荣誉理事。作为“文坛蜀中五老”(另为巴金、张秀熟、沙汀、艾芜)之一,老人著述等身,享誉中外。迄今发表大量广为流传的文学作品。1995年出版12卷巨制《马识途文集》。2004年四川省举办“马识途九十寿书法展”并出版。2010年姜文改编其原著为贺岁大片《让子弹飞》。2014年四川省再办“马识途百岁书法展”并出版。展后义售款近300万元全部捐赠高教事业,四川大学由此特设“马识途文学奖”。同年5月,该展再由中国作家协会在京举办,高层政要及各界名流莅展致贺。同年6月,“首届马识途文学奖”正式颂奖。同年8月,马老新著《百岁拾忆》由三联书店出版发行。去年8月,马老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专题采访中宣告:“在人生和文学的漫长征途中,他仍然在探索,仍然在路上。”苏葆桢先生在他长达半过多世纪的绘画生涯中,留存下了多姿多彩的作品,其卓著的成就,为新中国花鸟画的发展留下了重要的一笔。苏葆桢先生在用粉调色运笔时,十分注重用粉与色的不同调配形成光线的明暗,来表现禽鸟背部、脖子部分的羽毛的鲜艳度和蓬松感,并且把粉彩广泛用于花卉和禽鸟的表现中,用粉来提点花瓣和鸟羽,使其更加润泽和光洁,苏葆桢先生用粉画各种花卉与禽鸟,一如用墨之法,浓淡、干湿、轻重、厚薄,随意点染,有时浓化鸟之羽毛,有时展示花之精神,笔致变化万千,效果苍劲秀润,风雅宜人。此幅作品在神韵中求富丽,在艳丽中蕴藏雅静,线条流畅简练,笔锋饱满圆润,晕染浓淡适中,形象准确,布局巧妙,画面生动灵气,富有诗意。此幅《珍禽竹菊图》是一九七八年盛夏苏葆桢先生赠予世祥同志以作留念,为马识途老先生所鉴赏并题词“大家手笔,惟美惟精”,马识途先生崇苏葆桢先生为大家,更赞其作品惟美惟精,而一切艺术创造,人格因素第一,“画品之高,根于人品。画以人重,艺以道崇”。马识途先生对苏葆桢先生的赞许不仅于艺术造诣,更是对其人品艺品的肯定。苏葆桢先生平易谦和、重德向善、坦城质朴、甚至拘谨克己的性格,使他不以绝俗遁世的方式抒发个人情怀,而选择将振奋向上、同舟共济的高尚之气体现于画面之中,这样的人格和画格令人景仰、世代流芳。蜀中著名文物老人乔德光先生旧藏。百寿文化老人马识途2017年2月24日题诗堂。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