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翻手覆手弈 布面综合材料

图录号:1349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翻手覆手弈 布面综合材料
图录号:
1349
年代:
暂无
艺术家:
许江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179.5×231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4278467
USD:569250 GBP:0 EUR:417450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
拍卖会名称:
2018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现当代油画雕塑
拍卖时间:
2018年12月07日-08日
备注:
[出版]:1.《当代艺术与本土文化·许江》p63,福建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2.《中国现代艺术品评丛书---许江》p38,水天中,广 西美术出版社,1994。
声 明:
[展览]:“94油画中国艺评家年度提名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来源]:亚洲私人藏家许江:记忆的废墟高士明在文章《历史、风景与远望》中谈到:“许江或许是中国第一位’废墟画家’。然而,废墟对他而言,却绝非浪漫主义的感伤风景,也不是“如画”诗意的物质载体,而是现代性的证据、文明冲突的遗迹。对他来说,人类历史就是不断制造废墟的过程。”在20世纪,废墟的生产达到顶峰,大规模的生产和毁灭空前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废墟超出哀婉的诗意,而显现为意志冲突、暴力肆虐的历史剧场。废墟是现代历史的祭坛,它不止代表毁灭,也蕴涵了历史记忆的沉淀。30年代的柏林、纽约世贸大厦…他们都是集体记忆中的悲情画卷。从20世纪80年代末的《神之棋》开始,许江的创作形态经历了一场反向的发展过程:从空间回到架上,由观念重返绘画——他向我们展现了一部个人的回溯的艺术史。然而,这种媒介与形态上的发展轨迹或许并非其主旨所在。许江无意于对既有的艺术史文本进行颠覆,也与媒体进步论或任何样式的保守主义无关。在他的创作生涯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对于历史及其视觉显现的持续思索与追问。90年代初创作的《与伏尔泰弈棋》、《翻手覆手弈》、《关于皮鞋与布鞋的演习》中,弈棋被转译为一场历史冲突与征伐的现场。弈棋是一种引发变化的策略和机制,是个体命运与公共历史的相似物。作为反复开始又结束的游戏,弈棋是对无可挽回的命运以及永劫回归的历史的一种颠覆性的象征。弈棋的对手是谁?是必然的、不可改变的现成的历史,还是彻底偶然又极端必然的命运? 90年代中期,中国艺术界正在酝酿着一场媒体的转换,装置与影像的春天即将到来。在这个时刻,许江却逐渐放弃现成品的使用,重返架上时光。他试图重新发掘出绘画的力量。然而,在这个时刻,绘画之于他似乎仍然只是一种描述手段。数年后,当绘画成为他的日课,成为他日益繁忙纷扰的生活中的一种呼吸般自然而又必须的行动,他才逐渐捕捉住绘画在生存论层面上的深刻意涵。从他在德国完成的《神之棋》到他回国后的《翻手覆手弈系列》、《皮鞋与布鞋的演习系列》、《对手弈系列》等关于棋的系列作品中,已经看不到行为本身,看到的只是一次次行动之后残留的色彩、笔触、肌理,和其它的行动之后的结果。石膏塑的手、现成品的棋子,或隐或现地强化了这种行动造成的片断和偶然性效果。棋是一种借用的喻意对抗的图像,将这种民族化的游戏移入画面,也是画家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总体认识和把握。作品中大量出现的手、脸模型,代表了人类在这种对抗中的状态。从许江对画面的处理来看,人类在这种对抗中是无奈的、茫然的;人在其中的出现是片断性的,瞬间的;而对抗却是永恒的、不可逆转的。 他受德国二战后的“废墟美学”的影响,将现成品与实物运用到平面的绘画语言之上,突破了绘画创作的二维界限拓宽了当代绘画的表现形式,本次上拍的这件《翻手覆手弈》作为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作品入选了9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94油画中国艺评家年度提名展”是许江在90年代初期最具代表性意义的作品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奠定了许江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历史地位,并推动了当代艺术向前推进与发展的进程。城市是现代化历史进程的佐证,是人类文明的华丽表皮,也是民族记忆中的传奇。每一座城市自有其历史,这历史同样交织在人的记忆之中,与每个个人的历史相契相合。在远望中,我们经验并且辨识着城市的记忆与过往种种。对于我们这“向死而生”者,它是记忆存储与播放的载体。此刻,在向着过去与未来的无限遥远处的凝望中,它是是时间的废墟和纪念碑。在许江带有时代记忆和烙印的作品中,我们似乎寻找到了情感的出口和历史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