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克艺术网>拍卖频道>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二〇二三年秋季拍卖会> 中外名人手迹与影像艺术专场>棋王谢侠逊、胡汝鼎、陈松顺、杨官璘等 邓崇律上款信札及旧藏弈谱等中国象棋、五子棋史料一批
图录号/艺术家:

棋王谢侠逊、胡汝鼎、陈松顺、杨官璘等 邓崇律上款信札及旧藏弈谱等中国象棋、五子棋史料一批

图录号:781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棋王谢侠逊、胡汝鼎、陈松顺、杨官璘等 邓崇律上款信札及旧藏弈谱等中国象棋、五子棋史料一批
图录号:
781
年代:
1934至1947年作
艺术家:
棋王谢侠逊、胡汝鼎、陈松顺、杨官璘等
材质:
信笺约四十五通七十九页 、册页十二页、文稿约五百四十页、洋书约三十九册、线装书约二十二册、剪报九页、照片一帧
作品分类:
尺寸: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泠印社二〇二三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外名人手迹与影像艺术专场
拍卖时间:
2023年12月21日至12月23日(周四至周六)
备注:
声 明:
本标的计有: 1. 谢侠逊《象棋谱大全》初集、二集、三集十二册,中华书局,1927、1929年。 2. 谢侠逊1934年签赠王剑秋《新编象棋谱》四册,大成书店,1934年。 3. 谢侠逊致邓崇律信札二通二页 。谢侠逊《橘中乐象棋谱序》一页。谢侠逊有关围棋表演赛新闻稿二种三页。 4. 其余邓崇律上款旧藏信札有:邓崇律致市府建设局一通二页;彭述圣一通一页;高素娟二通八页 ;王尊骐一通二页;刘明道二通三页;李志海一通二页;徐东莘一通三页;林幼如三通五页;张雄飞九通十七页 ;周怀笛一通一页;任启璋十四通二十二页;陈松顺、杨官璘合写一通二页,附《象棋》月刊1956年创刊号一册;张其清一通二页;许弼德一通二页;冉孟清一通一页;新华日报副刊社致邓崇律一通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致邓崇律信札一通一页 ;社会部贵阳社会服务处棋赛规则公函二页。 5. 胡维平、张鸿逵、王旭昶、陶剑云、马柏英、那广仁、任自新等题赠邓崇律十二页。 6. 各类棋谱文稿有:李思荣《象棋作家邓崇律在本报发表杰作》;《邓崇律中国象棋残局谱》简介;贾题韬题跋邓崇律棋谱遗编;《适情雅趣补正第一二八局·猛虎躯干》残局解析;修正竹香斋车炮马双向局共八页。 7. 邓崇律与谢侠逊、张雄飞与谢侠逊、刘建青与谢侠逊等对弈记录及《竹谱十局》、《原局式》等棋谱共约三十九页。 8. 邓崇律旧藏象棋书籍约二十一种:《黄龙士先生棋谱》 ;毛初文著《受子谱》上下两册;范西屏著《校正桃花泉棋谱》上下两卷;上海锦章图书局编印《绘图百局象棋谱》二册;张又村编辑《弈程》;邓崇律著《象棋排局大观》一套五册;宋多签赠“景麟”《问秋吟社弈评》;扫叶山房《沧菊斋棋评》;㶬山仙朴著《古今当流碁经》;思裕如校《尊天爵斋弈棋》;陈子仙、方秋客著《陈方七局》;施定庵著《弈理指归续编》;张雄飞著《象棋初步》、《象棋初步 》;林幼如著《建国象棋谱》。 9. 胡汝鼎自编联珠棋谱文稿及笔记约二十三种四百五十页:《妙绝联珠》、《高跟鞋研究》、《透构之妙》、《联珠乐》、《联珠秘宝》、《格五定石集评注》、《斜引备忘录》、《联珠手账》、《晨星笔记》、《梅花呼含集》、《五子棋棋路大意》、《对付初学者的后手册集》、《大桂间之研究》两种、《峡月后手册集》两种、《布局研讨资料 》、《斜引小桂马夹之新研究》、《五子棋布局大意》、《汝鼎式斜引必胜法》、《大桂间名局摘译》、《岚月定石妙味录 》、《含手几何学》 10. 胡汝鼎旧藏棋类书籍、杂志 共约三十一种:平严米吉著《联珠横二联必胜法 》、《联珠实战讲义 》;富森信男著《联珠二号桂必胜法》、《联珠七桂の栞》、《联珠斜引先手必胜法》、《联珠定石残月必胜法 》、《联珠定石山月必胜法》;久保松胜喜代、前田陈尔著《围碁の学び方》;杉浦国次、岛本荣著《诘联珠精妙》;《联珠知识》杂志1936年5月号;《联珠新报》1930年11月号;1931年1、2、6、12月号;1933年9月号;1934年1月号、1937年6月号;高山互乐、三上雄石编《七桂定石·峡月之卷 》;野口茂著《联珠临床讲义 》;《长星难局》;《一号间》;《二号桂》;《三号桂》;《平岩局解析》、《雄石秘策之研讨》、《夷园珠学》,及《诘联大会新题》之《弥次》、《西瓜》、《喜多》三种,《读书笔记》以及吴清源、林有太郎、濑越宪作等围棋对弈棋谱约四十三页。 11. 凤凰A型、鼓型象棋等棋盒设计四种;建国初期足球游戏棋盘;全国围棋儿童冠军范久林大幅旧照;怡和栈象棋嚜火柴盒设计稿。 12. 《象棋新谱》、《象棋月刊》及《请看邓崇伟自己的答案》等棋类报纸、剪报七种。 说明:此为民国时期中国象棋、五子棋 、围棋史料一批,主要包含两部分: 中国象棋好手“残局大王”邓崇律上款及旧藏,含“棋王”谢侠逊、“东莞棋王”杨官璘、“神龙”陈松顺在内的大批著名棋人关于弈局探讨的往来信件,棋谱、藏书和对弈时的棋局记录等; 爱迪生高徒、电气专家胡汝鼎自着五子棋 、围棋相关研究文稿、笔记以及中外棋谱、藏书和相关文献一批,主要作于在抗战初期,借以寄托其家国忧思。胡氏当时以是批文稿为底本出版的各种棋类著作,系最早向国内介绍现代五子棋 的著作之一,对该棋类在中国的传播起着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自清末民初以降,爱棋人士便利用报刊向同好介绍棋界动态,谢侠逊亦曾在上海《时事新报》、《新闻报》主持棋栏。邓崇律1935年曾与谢侠逊对弈,后潜心研究棋谱,专门在报刊上发表自行推演的精妙残局,在棋界轰动一时,故常有各方棋手致信探讨,相与切磋。 谢侠逊是现代中国象棋运动的开拓者,其一生可谓中国近代象棋史的一面镜子。抗战期间,他曾作为国家特使赴南洋以弈棋宣传抗日,为国募捐,被誉为“古今以来以象棋报国之一人”。又曾与周恩来在重庆对弈,以两局手谈“共纾国难”,借方寸棋盘寓意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救国。谢老诗文亦佳,亦曾同章士钊诗歌酬唱。 五子棋是起源于中国上古时代的传统黑白棋种之一,后一度衰微。1899年,在日本对传统五子棋进行规则改良后,公开征名,方确定“联珠”棋名,而所谓五子棋专用棋盘 则迟至1931年才诞生。是以这批胡汝鼎手稿的撰写时间距现代五子棋定型仅仅数年,可见其对国际棋界潮流的掌握。胡氏研究棋谱,与其工作性质、失眠和早年经历有关。在美国求学时,他与友人蔡方荫 、徐均立 对弈,屡战皆北。胡汝鼎归国时经过日本,读到东瀛五子棋高手相关著作,加以研究后居然棋艺大进。之后,他就五子棋展开深入研究,积极吸收和介绍日本著作,最终与徐均立对弈时可达十局九胜的战绩。胡汝鼎专精五子棋给友人对留下深刻印象,其挚友陈友松 即有追悼诗“五子棋偶比智囊,三步曲聊遣愁肠”,暗示胡钻研五子棋或与抗战初期中方屡战屡败、且战且退的时局相关。 作者简介:1. 谢侠逊 ,中国近代著名象棋大师,有“百岁棋王”之称。十三岁名噪东瓯。1929年至1931年,三次国际象棋大赛中,扬威世界。抗战期间,作为国家特使赴南洋诸国,以弈棋宣传抗战,募捐支持抗日,并动员3000余华侨青年归国投身抗战,为我国民族解放大业作出贡献。平生著作甚丰,共出版棋谱十余部二十九册。   2. 胡汝鼎 ,曾用名胡彝芬、怡芬,笔名胡夷、夷园,浙江杭州人。科学家,爱迪生高徒,交通灯中黄色信号灯发明者,中国第一台磁放大器主持设计者,。美国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爱迪生任董事长的通用电气公司与麻省理工学院合办的学习班学习。回国后为浙江大学教授,于1933年将异步电机改为同步电机,使中国出现有声电影。建国后为上海电机第一联合工厂总管理处总经理、上海市第一重工业局副局长、九三上海分社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发明干电池冷制法、区段尺度计算尺 ,参与筹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著有《运算微积分学和电路中的不稳定现象》等。   3. 邓崇律 字季伦、季常,四川安岳人,后移居贵州贵阳,业余象棋好手,有“残局大王”之称,1935年赴南京求学时曾与谢侠逊、邓春林等对弈。抗战时与陈松顺对弈。著有《橘中乐》象棋谱,抗战时在贵阳民报、贵州日报等报刊发表。任贵州省建设厅技正、省广播电台职员。著有《象棋排局大观》等。   4. 杨官璘 ,生于广东东莞,六岁时即以善弈知名乡里,少年时致力于古谱研究。有“东莞棋王”之称。历任广东队教练、《象棋》月刊主编。精于中炮对屏风马的各种布局变化,残局功力尤深。我国首批中国象棋特级大师。   5. 陈松顺 ,广东台山人。弈法能攻善守,布阵擅长“五八炮”与“斗顺炮”,中残局变化阴沉妙蕴,令人莫测高深,因有“神龙”之号。曾任《象棋》月刊副主编,《象棋报》主编,著有《中国象棋实用残局》、《江湖棋局搜秘》等。   6. 彭述圣 ,象棋名手,甘肃兰州人。字明圣,乳名甲戌子。自幼钻研象棋,十几岁便以善弈著称,被兰州人称为“尕高棋”,1931年,58岁高龄的彭述圣只身弈游华北,在京城与“京都三宝佛”斗法,被誉为象棋“大国手”。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