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1958年 陈方俊制竹簧人物故事图座屏

图录号:1210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1958年 陈方俊制竹簧人物故事图座屏
图录号:
1210
年代:
1958年
艺术家:
材质:
陈方俊制竹簧人物故事图座屏
作品分类:
尺寸:
长72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广州华艺国际
拍卖会名称:
华艺国际 2012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古董珍玩——瓷器 玉器 工艺品 总成交额:RMB 1722.700万元 成交率:55.48%
拍卖时间:
2012年10月11日
备注:
声 明:
竹簧工艺,又有“贴黄”、“翻黄”等名称,即将竹节内壁约3毫米厚的黄色皮层,切割下来,经蒸煮软化后翻转压平,粘贴于木制器物胎骨上,再经磨光并雕刻花纹,其风格光洁清雅,格调接近象牙雕刻,且能不受竹材的局限,制作各种类型的器物,故自清初兴起以于,在主要产地,如福建上杭、湖南邵阳、浙江黄岩及嘉定等地,日渐流行,甚至有取代传统竹雕工艺的趋势。宫中档案一般称其为“文竹”,以标举其较之普通地方竹雕品更高的审美品位。黄岩翻簧竹雕在国内工艺美术界同青田石雕,东阳黄杨木雕并称为“浙江三大雕”。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此座为木胎贴竹簧。屏底座用厚木雕出,分三层装饰:最底部刻花鸟纹,中部以如意云头纹做隔层,上段剔刻山水纹饰;屏风攒框镶心,两旁装花鸟纹牙板。中间镶板,雕人物故事图。纹饰线条纤细,多复杂的圆转曲线与长直线,却无丝毫生硬滞重之感,反而充满弹性,极富表现力下方嵌装四块窄长的绦环板,并阴刻松、梅、兰、竹、菊纹饰。帐下安如意形“牙子”;屏风上冠饰黑漆包边,雕饰花鸟纹。屏风通体包镶竹簧,以浅色层阴刻填彩为底,上以染作深色之竹簧片嵌粘雕刻,构成纹饰,纹饰上又施以阴刻,形成了典型的三层花的装饰。
屏心分五个画面,分别为:
“玉箫韵远”
弄玉最早记载见于汉朝时的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吹箫引凤,乘龙而去,白日升天,于世历代文人墨客纷纷歌诵这段历史,“凤凰台上忆吹箫”也由此而来,表达了人们对这对神仙眷侣的怀念和祝福。
“公孙舞剑”
公孙大娘以舞《剑器》而闻名于世。《明皇杂录》载,上(玄宗)素晓音律。时有公孙大娘者,善舞剑,能为「邻里曲」、「裴将军满堂势」、「西河剑器浑脱」。遗妍妙,皆冠绝于时。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红楼梦》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