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11世纪 释迦牟尼

图录号:535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11世纪 释迦牟尼
图录号:
535
年代: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高7.9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八益拍卖
拍卖会名称:
2016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如是我闻—金铜佛像唐卡专场
拍卖时间:
2016年10月22日-23日
备注:
声 明:
克什米尔

合金红铜

克什米尔古称罽宾,迦湿弥罗等名,我国历史文献中关于它的记载颇多。位于喜玛拉雅山西面,东临我国的新疆、西藏,南面是印度,西北面与巴基斯坦接壤,连结着中亚、南亚和东亚广大的地区和国家,地位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克什米尔由一些神秘的宗教世界包围,周围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其代表性的宗教,这样的宗教氛围决定了克什米尔对宗教必然选择。在各种宗教中,佛教最早传入这里,在历史上影响最长久。史载公元前三世纪时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世阿育王派遣末田地长老来此传法,首开其端绪。从史料的记载看,7世纪前克什米尔主要盛行佛教小乘的“说一切有部”。印度佛教史上著名的《弥兰陀王问经》(又称《那先比丘经》),就是克什米尔僧人那先应国王弥兰陀之请而演说的佛教小乘经典;此事发生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5至7世纪时,克什米尔僧人来华传教不断,从他们的译籍也可以看出克什米尔此期佛教崇尚小乘的倾向。10世纪时,西藏古格王朝国王意希沃(后出家,法名智光)选派族中21人赴克什米尔学习密教,在这21人中,仁钦桑布所获成就最大,他学成归国时专门邀请了32位克什米尔大师来古格弘法和帮助造像。这次求法活动揭开了西藏后弘期佛教的序幕,在西藏佛教史上称为“上路弘法”。10世纪后克什米尔与古格王朝佛教交流不断,十分频繁。这些交流情况表明,7世纪后的克什米尔佛教主要为大乘密教。由上可以看出,克什米尔佛教的连续发展有近一千六百年的历史,其佛教造像的历史亦由此可以推知。而此释迦牟尼造像正是11世纪克什米尔与古格王朝佛教交流鼎盛时期的产物。
释迦牟尼造型优美沉静,全跏跌坐于莲花台座上,身姿挺拔秀丽。面容静谧圆满,双目低垂,嘴角含笑,予人温暖包容之感。头戴绮丽的花冠,精美的头冠增加了造像的神圣感。释迦佛右手施触地印,左手置于膝上施禅定印。造像周身装饰简洁得体,项圈、手钏、璎珞繁简恰当。造像肩部宽厚,腰部纤细,臀部、双腿的肌肉健壮结实,结构比例拿捏准确,是一尊不可多得的早期克什米尔地区造像。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