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锡制香盘 (三件套)

图录号:17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锡制香盘 (三件套)
图录号:
17
年代:
艺术家:
材质:
(三件套)
作品分类:
尺寸:
尺寸不一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福建东南
拍卖会名称:
福建东南 201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当代工艺精品专场 成交额:RMB 374.10万 成交率:89.39%
拍卖时间:
2013年5月26日(星期日)
备注:
声 明:
其一款识:均
一缕炉烟承古今
——中国香文化的流传与回归
文/鱼刚
中国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各种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而逐步形成特有文化,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观念。就其发展历程可概括为:肇始于春秋战国;滋长于秦汉两朝;完备于隋唐五代;鼎盛于宋元明清。近现代中国,命运多舛,连续的战乱与动荡使得“四闲”之一的“品香”活动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近年来,国运日昌,经济腾飞,香文化的复兴被一再提及,香的价值被重新认识,品香活动以及香木雕刻、香品收藏与鉴赏正逐渐回归人们的生活领域,那“一缕炉烟”又冉冉腾起,承接由古到今延绵不断的香脉。
香的广泛使用以及香文化的长时期流传与发展,都基于香本身所特有的价值,也可以说它极富有用之处。曾有人总结:“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正是由于深谙此理,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才竞皆惜香如金、爱香成癖。”明代屠隆又在《考盘余事香笺》一书中记载:“香之为用,其利最薄,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晴窗搨帖,挥尘闲吟,篝灯夜读,焚之以远辟睡魔,谓古伴月也。红袖在侧,密语私谈,执手拥炉,焚以熏心热意,谓古助情可也;坐雨闭窗,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热,香霭馥郁撩人,更宜醉筵醒客,皓月清宵,冰弦曳指,长啸空楼,苍山极目,未残炉热,香雾隐隐绕帘,又可祛邪避秽,随其所适,无施不可。”可见香对于人们的生活以及精神的修为具有多方面的益处,由此人们对香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般的迷恋也在所难免。
回望两千多年香文化的发展轨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