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大千画意图》留青臂搁

图录号:35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大千画意图》留青臂搁
图录号:
35
年代: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25.5×6.7×1.9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福建东南
拍卖会名称:
福建东南 201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当代工艺精品专场 成交额:RMB 374.10万 成交率:89.39%
拍卖时间:
2013年5月26日(星期日)
备注:
声 明:
竹筠清供
——浅说留青竹刻艺术
文/唐颖
留青竹刻又称作“皮雕”,是利用竹子表面的一层竹青(也叫做竹筠)进行艺术雕刻而将雕刻图案之外的竹青铲去露出竹肌层的竹刻工艺,由于雕刻中留用了竹青的部分,因此留青竹刻属于阳刻工艺,同时综合了减地阳文、阴刻和绘画中的“退晕”效果。它也是竹刻艺术中难度最大的一种工艺技法,要求创作者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笔墨功底:天然的竹青层面光滑细腻、薄如纸帛,创作者需要在其上巧施工艺,描、刻、挖、刮,使刀法与绘画笔法相互融合,将这一层薄薄的竹青挥运到极致,利用竹青与竹肌在肌理与色彩上的差异加以区分,借竹青去留的多少形成起伏的花纹并分出层次。更值得一提的是,留青竹刻所选用的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之后的竹料,竹青一层褪去原本的青嫩颜色而转为淡雅温和的象牙黄色,洁净光滑,雅致无比,而竹青层下方的竹肌则是淡淡的赭色,与象牙黄的竹青相互映衬,由于保留的竹青层的厚薄的不同,留青较厚的部分突出而明亮,留青较薄的部分则隐隐透出其下方竹肌的赭色,显得较为深沉,通过创作者对于竹青厚薄的把握,留青竹刻的画面产生了层次极其丰富的立体效果,明暗过渡自然而富有变化。并且,随着留青竹刻收藏时间的久远,竹刻作品表面便会逐渐产生浓厚的包浆,颇有玉质,竹肌层经历自然氧化的过程,颜色逐渐加深,留青部分则始终淡雅洁净,对比效果便越发明显,使作品越发浓淡分明,充满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表现出“墨分五色”的视觉趣味和浓厚的意境神韵,给人淡雅、清秀、高雅古朴的艺术享受。因此,留青竹刻从古至今,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作为传统民间艺术之一,留青竹刻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留青竹刻实物作品可追溯到唐代,收藏于日本的唐代吹管竹乐器尺八上已经使用了留青工艺,全器布满了阴线细刻的花草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